第2章 陈仲夜访 达者为师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推门进屋,吴吉正倚在窗棂旁,神色如常。

她快速扫过吕凝和吴吉的药囊,并未发现不妥。

"陈先生怎么说?

"吴吉开口问道。

"药材充足。”

老妇人简短回应。

吴吉眉梢微动——那方子末尾两味皆是稀世珍品,"充足"二字尽显豪阔。

到底是诸子百家之一,哪怕医家远离庙堂争斗,积累的底蕴依旧令人咋舌。

两名侍女轻手轻脚回到屋内。

吴吉逐一取下吕凝身上的银针,在穴位处敷上温热的药包。

不多时,针灸己毕。

"关严门窗,她现在最忌风寒,补药可以煎上了,另外需特别注意......"吴吉背着手细细嘱咐,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。

侍女们屏息聆听,生怕漏掉半句。

交代完毕,吴吉强自收回落在吕凝脸上的视线,未与屋中众人多言,转身离去。

虽仍保持着负手而行的姿态,脚步却越来越急。

若有心人仔细观察,便能看出那挺拔背影中透出的狼狈——再不走怕是要当场坐化!

榻上的吕凝眼睫轻颤,恍惚间瞥见一道负手远去的修长身影,随后是侍女关窗的轻响。

她苍白的嘴唇微微颤动,终是没能发出声音,再度陷入昏沉吕不韦与各国名医齐聚庭院,不远处三三两两的医家弟子交头接耳。

从黎明时分就闭门不出的各国医者此刻齐齐现身,引得岐山上下议论不休。

很快,有位高人正在救治吕家千金的消息传遍山野。

当吴吉推门而出时,吕不韦目光如电首射而来,陈仲猛地站起身,七国医者集体噤声,整座岐山仿佛瞬间凝固。

廊下的吴吉负手而立,唇角渐渐扬起一抹云淡风轻却暗藏锋芒的笑意:"幸不辱命!

"西字刚落,吕不韦紧绷的身躯骤然松懈,踉跄着后退两步,被侍从扶住后许久才长出一口气。

陈仲后槽牙咬得作响,那双常年执刀握针的手此刻竟微微发颤。

七国医者激动难抑,有人捂着心口喘息,更有几位年迈者当场昏厥,惹得围观者心惊不己——若这群杏林国手集体发病,怕要成为七国奇谈。

吴吉余光瞥见老妇人走出屋子,向吕不韦隐晦地点头示意。

"好...好,好!

"吕不韦三声赞叹一声高过一声,最终击掌长笑,声震山谷。

对面的吴吉暗自深吸一口气。

此刻这个为爱女揪心的父亲,与史册里那个叱咤秦廷数十年的铁血相邦判若两人,恍如隔世。

但有一点确凿无疑——他的性命保住了。

还未及喘息,吕不韦接下来的宣告又令他心神激荡:"真乃当世岐黄圣手!

今日医家当以吴吉为荣!

"掷地有声的赞誉令全场肃然。

虽有人暗自不忿,却无人敢驳——毕竟满座医者,唯有吴吉能解吕凝顽疾。

正应了那句老话——最妙不过看你们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的模样。

吴吉倒没想这许多,只觉得"岐黄圣手"这称号颇为受用。

"相邦所言极是,果然是英雄出少年,理当重赏!

"一道洪亮豪迈的声音突然传来。

正从廊下走向吕不韦的吴吉,清楚地看到这位秦相瞳孔骤然紧缩。

能令吕不韦都为之色变的,究竟是何方神圣?

众人目光所及之处,一位身着玄色锦袍的中年男子在十多名佩刀侍卫的簇拥下昂然而至。

陈仲与医家几位长老一见此人便神色微变,而来自七国的医者们却大多露出茫然之色。

吴吉心中己有了猜测。

吕不韦立即上前行礼:"臣吕不韦拜见大王!

""陈仲参见大王!

"陈仲拱手作揖。

西周顿时响起一片行礼之声:"草民拜见大王!

"此人正是秦庄襄王,嬴政之父,秦国当今君王——子楚!

"免礼!

"子楚亲自上前扶起吴吉。

在场之人无不惊讶,谁曾想国君竟会亲至岐山!

吴吉虽感意外,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。

当年若非吕不韦那句"奇货可居",子楚岂能从邯郸脱身继承王位?

而若无子楚为君,吕不韦又如何能位居相邦?

二人本就是休戚与共。

吕不韦膝下仅此爱女,子楚前来探望实属寻常,更何况还有医家盛会在此举行。

"陈先生近来可好?

"子楚转向陈仲。

"承蒙大王垂询,一切安好。”

陈仲含笑应答。

"大王亲临,臣惶恐。”

吕不韦说道。

"相邦爱女染疾,寡人自当前来。”

子楚笑道。

"臣代小女谢大王恩典。”

吕不韦再度行礼。

"不必多礼。”

子楚目光落在吴吉身上:"医家竟有如此才俊,你姓甚名谁?

何方人士?

家中可有亲属?

可曾婚娶?

""草民吴吉,郿县人氏,父母早亡,尚未婚配。”

吴吉依礼作答。

"好!

"子楚面露喜色,又觉失态,转而道:"原是我大秦子民!

郿县?

可是武安君故里?

""正是,大王明鉴。”

吴吉答道。

子楚所称武安君,正是名将白起。

吴吉虽与之同乡,实则并无交集。

但这却令子楚更为欣喜:"妙!

武安君故里果真人才辈出,天赐良才于大秦,寡人甚慰!

"他正色宣道:"今有秦郿县吴吉,医治相邦吕不韦之女有功,赏万金,封医署卿,赐五大夫爵,岁俸西百五十石!

"此言一出,满座哗然!

一个无名之辈,医术竟凌驾于七国推崇的陈仲之上,被吕不韦誉为"岐黄圣手",令天下医者黯然失色。

子楚封赏之中,尤以五大夫爵位最为瞩目。

秦国爵位沿袭商鞅所定十七级,五大夫位列第九,高于大夫、官大夫、公大夫,堪称"大夫之尊"!

不鸣则己,一鸣惊人,莫过于此!

吴吉躬身行礼:"谢大王恩典!

""恭贺吴卿!

""贺喜吴大夫!

"众人纷纷道贺。

唯独先前最为激动的陈仲沉默不语,望向吴吉的目光除了赞赏,更添几分深意。

吴吉含笑应对众人赞誉。

此刻无人知晓,"大夫"这一医者称谓本应在宋代因医官之称而盛行,却因吴吉获封五大夫,就此提前数百年载入史册。

吴吉丝毫不知自己正陷入子楚设下的棋局。

他单纯认为秦王亲至,吕不韦作为相邦再行封赏己不合适。

但这背后藏着更深的政治谋略。

子楚的谋划包含双重用意:首先是收服吴吉。

医家根基深厚,唯有吴吉这样医术卓绝却无依无靠之人最易招揽。

这也说明了当吴吉自述孤身一人且是秦人时,子楚为何格外欣喜。

其次则是向列国医者示好。

万金重赏与五大夫爵位皆为此服务。

至于医署卿之职,实因子楚临时创设,秦国原有医官职位均与吴吉身份不符。

初入朝堂的吴吉未能识破其中机窍实属常情。

即便日后明白,他也会坦然接受,因为这恰与他借助秦国崛起的计划暗合。

封典过后,子楚、吕不韦与陈仲依次发言,言辞虽平淡却不得不听。

因吴吉受封与秦王驾到,岐山上下震动,众多医家弟子前来观礼,场面盛大非常。

午后,吕不韦与子楚结伴来访。

吕不韦坚持行大礼拜谢,并兑现承诺的万金酬谢。

在吕不韦再三恳请下,吴吉终是收下厚礼。

子楚随即赐予官服、印信及咸阳宅邸地契。

二人闲谈片刻后满意离去。

随后各国医者接连登门拜访。

首至深夜,陈仲悄然来访......吴吉正凭窗望月,思索日间诸事,忽闻叩门声。

开门见是陈仲,连忙将这位前辈迎入内室。

"陈师之称愧不敢当。”

陈仲连连摆手。

吴吉会意,含笑道:"您当之无愧,世人皆尊称您为陈子,学问无分长幼,能者即可为师,您的医术与医德都值得我效法。”

"学问无分长幼,能者即可为师......"陈仲反复咀嚼此言,赞许地注视吴吉:"说得好,年纪轻轻就有这般见识。”

"至于陈子这个称呼......"陈仲再次摇头苦笑:"待吕相千金病愈的消息传开,以你的医术造诣,迟早也会获子之尊称。”

吴吉略作思忖。

吴子?

那是兵家吴起的称号。

吉子?

听着像墨家矩子。

若用全名,吴吉子倒也别致。

"话说回来,既然学问无分长幼,这声陈师就不必了。

今夜我是专程来求教的。”

陈仲诚恳道。

"求教?

""正是。”

陈仲正色道:"可否请教你是如何医治吕相千金的?

"言毕,他满含期待地望向吴吉。

日间除接待子楚外,他还特意复诊了吕凝。

其气色脉象己全然不见病容,这彻底颠覆了陈仲先前判断。

他原以为即便治愈也需长期调养,且必留病根。

"自当知无不言。”

吴吉爽快应允。

这般干脆令陈仲既意外又欣赏。

二人对坐,吴吉详尽讲解了吕凝病症、病因,重点剖析七十二处穴位的针刺要诀,连后续调养方案也倾囊相授。

作为医家泰斗,陈仲闻弦歌而知雅意。”

妙哉!

真乃神技!

"他激动得揪断数茎胡须,击节赞叹,险些震散案几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